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大豆有害生物探测实验,以及大豆中的有害因子有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1、大豆:矮化,斑驳,叶畸形。枯斑寄主:无。血清学检测:本病毒与CMV-Y株系抗血清阳性反应。与大豆矮缩病毒、甜菜西方黄化病毒无血清关系(Ashby and Johnstone,1985)。电镜观察:观察超薄切片,类似病毒的球状粒子,聚集成块,存在维管束中。
2、电镜观察:病叶汁液中含有少量的病毒粒子。在被感染植物的韧皮部的细胞液泡中有病毒粒子,被侵染细胞中无内含体。病毒侵染后导致韧皮部坏死,在叶片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发生淀粉凝聚现象。在电镜观察制片前不用进行样品固定。
3、电镜观察:病原是类似双生病毒的粒子,大小未定,于大豆病叶的超薄切片中,在韧皮部病细胞核里,有类似病毒粒子的聚集体。检疫危险性评价:本病的病原大豆皱叶病毒,粉虱持久性传,中度危害大豆。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8分,为中危有害生物。国内尚未发生,因无人为传播途径,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。
4、血清学检测:该病毒免疫原性强,可以利用部分提纯病毒制备抗血清,利用双扩散法、ELISA和免疫电镜进行检测。但该病毒在植物中浓度低,血清学检测时常需粗提纯病毒。几乎与所有马铃薯卷叶病毒属和黄症病毒属的确定种有血清学关系。
5、④豇豆cv.Blackeye:系统病叶无症状。⑤大豆:系统斑驳症。枯斑寄主:菜豆。体外稳定性:①钝化温度:85~90℃。②稀释终点:10-3~10-4。③体外存活期:1~3d(20℃)。血清学检测:病毒强免疫原性。完整病毒粒子,免疫扩散反应常产生单一沉淀线。
6、血清学检测:用免疫双扩散法测知:与大麦条纹花叶、土传小麦花叶和番茄花叶等病毒有血清关系,而与甜菜坏死黄脉和花生丛簇两病毒无关系。检疫危险性评价:本病的病原大豆黄脉病毒,无传毒介体,对大豆危害较轻。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5分,为低危有害生物。
1、大豆疫霉菌以卵孢子和菌丝体存在于种皮内部,***检验时应检查种皮里是否带有疫霉菌卵孢子,其检验方法,是将豆粒放在10%KOH或自来水中浸泡一夜,取出后剩下种皮,在解剖镜下制片,然后在显微镜下检查,即可见到大豆疫霉卵孢子。
2、具体方法是,将豆粒浸泡在10%的KOH或自来水中过夜,然后取出种皮,用解剖镜制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。在这里,能看到清晰的大豆疫霉卵孢子。为了进一步确认卵孢子的活性,***用染色法,使用0.05% MTT(噻唑兰),染色后,蓝色卵孢子代表可能萌发的,玫瑰红色表示休眠状态,黑色和无色则表示死亡。
3、***用多种筛选方法,从保护地土壤和番茄病果上,分离筛选对灰霉病菌有营养竞争和抑制作用的菌株。
1、农业有害生物有:蝗虫,俗称蚂蚱,具有咀嚼式口器,为昼行性昆虫以及植食性昆虫,包括食用植物各部位与腐果。其数量极多,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,早期是稻作的重大害虫。菟丝子,别名禅真,一年生的寄生草本,该物种为大豆产区的有害杂草,并对胡麻、苎麻、花生以及马铃薯等农作物具有危害。
2、广义上包括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乃至病毒。像危害植物的各种害虫、有害动物(蜗牛、螨类等)、病原微生物(真菌、细菌、放线菌病毒、类病毒、立克次体、类菌质体、线虫)和寄生性***植物(菟丝子、槲寄生、桑寄生、列当)等。田间杂草因具有对栽培植物的侵害性,往往也包括在内。
3、农业有害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 蝗虫:这种通常在白天活动的昆虫,以咀嚼式口器著称,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为食。它们不仅以新鲜植物为食,也会食用腐果。在稻作区,蝗虫是早期的重要害虫。
4、红蜘蛛:世界十大农业害虫之一,蜘蛛纲中少有的害虫之一,分布广泛、食性杂,危害110多种配合樱植物。主要危害茄科、葫芦科、豆科、百合科等多种蔬菜作物及园艺观赏植物。体型微小,不仔细观察,肉眼很难发现。对农业和园艺造成巨大危害。 桃蚜:广食性害虫,已知寄主达74科352种。
5、在农业生产中,有害生物种类繁多,对农作物造成显著影响。首先,我们提到的是害虫,它们是植物的主要敌人,如蚜虫、蝗虫、稻飞虱等,它们通过吸食或破坏植物组织,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。其次,有害动物如蜗牛和螨类,它们可能侵害作物的根部或叶片,造成营养流失和生长障碍。
6、稻飞虱、玉米螟、棉铃虫等重要害虫的严重威胁:这些害虫的繁殖力强,喜欢攻击单一作物品种,具备快速扩散和抗药性等特征,难以有效地控制。发展趋势:农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将增加:随着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的加剧,国内农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将增加,这将加大防治难度和成本。
关于大豆有害生物探测实验,以及大豆中的有害因子有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上一篇
洪湖有害生物防治公司
下一篇
附近生物油燃料厂家有哪些